各学院:
毕业论文(设计)是本科教学重要的实践性环节,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的管理,确保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,现将201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通知如下: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
1.加强对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的领导。学院成立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领导小组,完善学院实施细则,制定工作计划,明确工作进度、质量要求和检查安排,定期召开工作会议,及时解决有关问题,确保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稳步提高。各学院需在开题前一周上报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时间安排,以便学校抽查。
2.明确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职责,注重各环节的质量监控。建立学院、系、指导教师之间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与责任制度,加强指导和管理,把好每一环节的质量关。对学生投诉的不负责任的指导老师给予及时处理。
3.学院应结合本院专业特点,制定本学院的毕业论文(设计)规程和毕业论文(设计)代替办法或实施细则,相关文件和实施细则报教务处审核备案。
二、明确过程管理与质量要求
1.学院应开设毕业论文(设计)写作课程或举办相关的讲座,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方法培训;召开动员会,使师生明确毕业论文(设计)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要求。
2.推进毕业论文(设计)改革。各学院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,在确保质量前提下,毕业设计(论文)可以采用多样化、多形式,既可以是传统形式的毕业设计(论文),也可以是反映学生创新能力且与专业教育相关的作品(仅限艺术类专业学生)、设计、调研报告、商业策划(仅限创业班的学生)、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省部级及以上成果、在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利主管部门授权的省级及以上专利等。
3.严把选题关。毕业设计(论文)选题应尽量从科研、社会实践和教学实际中选定,且选题来源于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比例不低于50%,选题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、能力和相应的实验条件。选题不得与往届重复,落实同届学生“一人一题”要求。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避免过空过大。内容应涉及学生所学或相关专业范围,且能达到科研工作训练的目的。具体要求如下:
(1)选题每生一题,实行教师指导性命题与学生自由选题、独立命题相结合,鼓励学生结合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课题自主命题;
(2)学院应根据学生选题方向和专业学生规模,组织成立若干开题报告答辩小组,每个答辩小组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,负责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审定,并决定是否开题。
4.指导教师选派要求。(1)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实行毕业论文(设计)合作指导制度。如合作指导教师来自行业/企业的,应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导,校外指导教师协同指导。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既可以是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,也可以是具有丰富的行业/企业实践经验的专家。(2)校内指导教师必须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,由助教任导师时,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。
5.加强论文(设计)的过程管理。(1)在论文指导过程中,要求师生互动应达到平均每周不少于1次。(2)对在校外行业/企业开展毕业论文(设计)的,除安排校外指导教师外,必须配备校内指导教师,并经常与校外指导教师和学生联系,检查开展毕业论文(设计)的条件是否具备,跟踪毕业论文(设计)进展,及时反馈并解决校外开展毕业论文(设计)存在的问题。
6.加强学术诚信检测环节管理。(1)毕业论文(设计)检测工作由各学院具体负责组织,论文检测报告由学院存档。(2)学生的毕业论文(设计)正文均须在答辩前参加由学校指定的检测系统(中国知网)进行检测, 学生提交论文检测的要求学生应采用word文档格式提交学位论文正文的电子版,统一规定格式为: "学号-作者-论文名称",例如"200551100002-李三-信息系统.doc"。检测结果分类如下:
a.检测文字复制比 r ≤30% (a 类),检测合格;
b.检测文字复制比30%
c.文字复制比r > 45%(c 类),视为论文抄袭行为,取消答辩资格,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评定为不及格。
d.成绩评定为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,文字复制比必须满足r